大約有一年多的時間,我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每天懶洋洋的走來上班,一到辦公室就立馬打開客服,打開瀏覽器查看網站的排名,然后再打開QQ,在各種各樣的科技新聞中尋找寫作的靈感,如果沒有,再轉戰其他平臺,9點鐘開始上班,開電腦洗水杯等等動作磨磨蹭蹭用掉起碼10多分鐘,然后快速瀏覽一些新聞再花費10~30分鐘甚至更長時間,然后要趕在早上11點之前把文章寫完發布,這種感覺就像從小學就開始各種大大小小的考試作文一樣讓人覺得緊張,然而更可怕的是題材還要自己尋找,內容永遠局限于某個行業的某個部分,閱卷老師變成了百度,不能抄襲,不能有敏感詞,不能超過時間……
和大多數同行的人一樣,從初入行什么都不懂的菜鳥混到今天的“老油條”,一些東西已經弄清楚明白,但卻始終像局外人一樣,面對的是一堵巨大而空茫的墻,跨不過去,繞不過去,似懂非懂之間,望見墻內各種所謂的“大師”侃侃而談,無法理解這種“成就”背后是否有任何意義。有,一定是有的,只是自己參不透。走上這條路并非自己意愿所在,自然,興趣也不會太多。為何堅持到了今天?只能理解為,自己的確是一個沒心沒肺般的存在。
但當人的思維上升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看事物的眼光就會有了一些微妙的轉變。譬如一開始要從騰訊科技頻道找靈感,完全是由于自己對所從事的行業還沒有絲毫的了解,就像寫作沒有任何靈感一樣,工作無法進行。但到今天,只能說,騰訊科技的編輯真是一群連自己都看不過眼了的敷衍家。通訊類的新聞八卦放科技頻道也就罷了,谷歌創始人和女下屬的風流韻事居然也納入到了科技新聞的分類來,惹來無數批判,同時也讓人啼笑皆非。轉念一想,也許這群編輯也跟我一樣,對自己的工作并不熱愛,但我也許好一點,沒有好文采,起碼還有兢兢業業的工作精神,但他們顯然連這一點也忽略了,大概還在想著昨晚酒吧哪個妹子更漂亮罷?
我大抵了解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道理,為了不被這個社會淘汰,我還必須得學習一點東西。每天的寫作必不可少,雖然半個鐘至一個鐘完成一篇1000字左右的寫作并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但靈感依然是一個難以撲捉的東西。我又先后找了一些比較知名的媒體網站,但遺憾的是,一些網站的文章寫得太過于深奧,需要一字一句的去探討,而更多的是習慣性的一鍵轉載,就像一窩蜂的潮流跟風一樣,沒有任何的參考價值。誠然,優質的內容還是存在的,除了在互聯網泛濫成災之外,它們仍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可惜,除了閱讀,他們似乎沒有更多的意義。一個中午的時間,細讀了幾篇文章,寫得很好,的確很好。具有科技類文章所特有的通俗易懂的特點,結構很嚴密,論據也非常有說服力。自然,以我的水平,是根本無法對文章的內容提出任何質疑的。不過,僅僅考慮的是,這些人如果誠如他們文章所表現出來的對某個行業分析得如此透徹明白,為何成功者卻是別人,而似乎洞悉一切的作者卻僅僅是一個新聞撰稿人,或者是編輯,作家?要知道,在互聯網,白手起家一夜暴富之類的案例并不少,你既然能對BAT三大巨頭的發跡史、發展方向、發展手段、未來如何了如指掌,為何不從其中的弱點作為突破口來成就自己的一番事業?不要告訴我們你是世外高人,不問世事,否則,你也不會每天努力撰文以獲得高轉載量,并且留下自己的名字罷?
就像我一直認為博客是被百度所拋棄了的。的確也是,無論是權重與流量,博客都已經不再輝煌,更多的人開始將目光轉戰于一些避免“中介”的直接平臺,微博和微信是很好的例子,直接營銷,似乎比先用某個介體吸引流量,然后再轉化成直接的利益關系來得更為直接更為有效。來往更加不用說,生來就是阿里營銷的工具,別指望它真的是為了給你提供更好的手機使用體驗,想要跟朋友好好聊聊,還得靠QQ,或者認識陌生人最有效的工具陌陌。但實際上,還有更多的人對博客鍥而不舍,而在某些領域也隱見成效。
有時候,大量的閱讀并不能給我們帶來任何實質性的東西,就像閱讀完整個都伯林圖書館的書籍并能讓你一夜暴富一樣。但這樣的閱讀能夠帶給我們思考,從而影響到我們整個生活甚至生命。你可能會有很多的錢,但你未必覺得你的生命存在任何意義,當你陷入只能自救的陷阱時,能夠讓你逃生的是知識而不是榮譽。唯一讓人覺得迷茫的是,這條路上我們不知道要探索多久,才能印證其意義所在。
公司新聞
為您提供專業的SEO網站優化和網站建設服務